当今社会,手机几乎成了必需品,分分钟都离不开;用得多,换得也多,当换手机时,常听人说“我在等某某款”,也总听人说“别等了,你永远跟不上科技产品更新的步伐”。这两句话看似意思正拧着,可实际上,二者都在从不同角度阐释着IT界那个大名鼎鼎的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是著名芯片公司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的,大意为,如果价格不变,单位面积芯片上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由于芯片的计算原理就是利用晶体管电路的开合来表示二进制数据0和1,晶体管的数量越多,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性能就越强。在摩尔定律的支配下,电脑、手机的更新让人目不暇接。统计显示,人们更换手机的平均周期大约为一年到两年不等,跟摩尔所说芯片升级的速度大体合拍。
然而,最近一直有不少业内人士嚷嚷着摩尔定律面临失效,因为芯片上晶体管数量总有个极限,硅片面积固定,晶体管数量越多,则要求单个晶体管的体积和长度越小,需要的工艺越复杂,技术难度也越大。现在的很多芯片都已经到了二十甚至十几纳米工艺,也就是每个晶体管的长度只有十几纳米。更关键的是,大家普遍认为5纳米是晶体管工艺的极限,不能再小了,因为5纳米只有10个硅原子,再小的话就不具有基本的物理性质了。
这么说,摩尔定律真有终结的那一天。那终结之后怎样?会不会有新材料、新技术来帮助继续提升芯片性能?目前来看一切都不明朗。不过,即便计算机能力暂时无法提升了,对我们来讲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从历史和人类的现实需求来看,并非所有产品的产量或性能都呈现单向的直线式上升。首先,这种上升总会遇到或长或短的技术瓶颈期,要想突破就得付出高得高的成本,不划算;其次,有时过高的产量和性能对人们而言没有意义。以汽车为例,据称世界上最快的汽车能达到时速1600多公里,但那大多是在试验场中,生活中大家即便在高速公路上也不过一百多公里,太快了不仅不安全,还有可能面临违章处罚;因此汽车厂家也不会单纯追求高速度,因为并不能带来最佳收益。再以粮食生产为例,粮食产量当然是越多越好,能养活更多的人,但实际情况是,人类的粮食产量只有在农业取代渔猎采集、机械化生产取代人力生产以及生物技术得到推广时,实现过大规模的飞跃,其后就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要再实现产量的上升、飞跃,技术难度太大、成本太高。
需求刺激着技术的进步,但人类的理性又一次次寻找着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成本、现实需求所构架的经济学平衡点。从IT业现状来看,各大厂商拼硬件几近疯狂,单核换双核,双核换四核,四核换八核,一次次升级换代,一次次鼓噪宣传,消费者在掏钱包时可否想过,这么高的性能对于自己而言是否用得着。从这个角度看,摩尔定律一旦终结,到底是被谁终结的,商家、消费者还是技术自身?不过,摩尔定律早点终结或是好事,或能刺激商家在性能之外,在更好的售后服务、更干净的操作系统、更自主的用户权力方面下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