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北京中关村。由3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正式挂牌。这些企业几乎囊括了集成电路材料、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和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
“从集成电路设备制造、工艺,到芯片设计、制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构建起了一条产业链,目前仅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就有近百家企业。”中关村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产业链初步形成也就是从2008年开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
事实上,带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正是从2008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
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2008-2012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启动项目105项、483个课题,投入总额350.9亿元,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部分高端制造装备实现国内外销售。最重要的是,该专项的实施,在产业链培育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推动国内外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产业、人才、资金向北京、上海集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促进创新资源集聚
“大兵团”作战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是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探索,并且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2008-2012年,民口10个科技重大专项共申请专利数近4万项,其中有3000项国际专利,完成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3700多项,研发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超过1万个(项),制定技术标准8000多项。
“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促进了地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加速了关联产业、行业的发展进程,彰显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主任许倞举例说,新药创制专项以产业基地为载体,推动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制及其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立的生物医药领域成果转化与承接平台,累计推动56项研究成果转化落地。2011年该基地内课题牵头单位新增工业产值26.38亿元,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5.22亿元。水污染治理专项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引领带动地方和企业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的投入,重点流域的产业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仅在太湖流域北部重点污染区1062平方公里内,非工程措施关、停、并、转、迁企业454家,实施清洁生产项目的企业116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建设了一批共性技术和试验验证平台,并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给予了大力投入,促进了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奠定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持续后劲。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共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基地300个。宽带移动通信专项支持的TD-LTE试验验证平台,共承载了40多个国内外制造企业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试验验证,为无线新技术的功能开发和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研发和测试环境。油气开发专项支持的燕郊科技园、江陵压裂装备研发基地、廊坊压裂工艺技术研发基地等不断发展,为我国油气的增储上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药创制专项支持了一批综合性大平台,建立了一批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GLP平台)、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GCP)和企业技术平台,强化了新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增强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服务的能力。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在很多人印象中,国家重大的科技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大多都是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但记者从科技部了解到,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个民口项目的课题中,企业牵头的课题比例从“十一五”时期的36.7%增加到“十二五”的52.3%,已经超过一半。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
很多承担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如承担集成电路装备专项任务的企业中,有6家企业已经正式上市、2家企业登陆“新三板”、3家企业进入上市准备期。2012年,长电科技(600584,股吧)等龙头企业在行业不景气、终端市场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高端产品逆势上扬,销售增长了2.5倍,使其总销售实现稳步增长。
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产业化和TD-LTE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运营商对市场的牵引作用集群式发展,不仅使中兴通讯(000063,股吧)、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还培育和带动了星河亮点、创毅视讯、联芯科技、宇龙通信等一批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初步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通信产业与国际通信巨头同步发展、同台竞争的状态。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许倞介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一直把实现技术突破与推动产业发展努力结合,立足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领域,着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应用直接带动的新增产值达到1.1万亿元。如核高基专项“电网调度技术支持技术系统”全面采用国产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和关系数据库,为国家电网公司节约建设费用、运行维护成本、备调系统费用等25.7亿元。
集成电路装备专项研制的部分装备产品拓展了国外市场并取得突破,刻蚀机、曝光机、清洗机等高端设备用于LED和封装等多家企业的生产,辐射带动了太阳能、LED国产设备的发展。
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专项推动医药工业实现24.6%的平均年增长率,比专项实施前提高2.5个百分点。截至2012年12月,新药创制专项累计获得新药证书62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约占2/3;产业化上市品种23个,总产值达12.4亿元。专项实施累积新增产值近800亿元。
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形成了自主可控的TD-SCDMA产业链,自主标准的产业成效显著。截至2012年9月,TD-SCDMA用户达到7559万,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目标。我国企业在终端多模基带芯片、射频芯片等产业薄弱环节实现突破,芯片年出货量超过6000万片。其中,终端产品逐步做到与同品牌其他制式终端“同时、同质、同价上市”。智能终端比例已超过70%。终端类型日渐丰富,包括手机、无线座机、数据卡、上网本、阅读器、家庭网关等多种产品已达千余款,其耗电、稳定性等指标与WCDMA同类终端基本相当。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产业化发展,特别是部分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也日益显著。以集成电路装备专项为例,2008年北京地区专项成果形成的销售额在项目承担单位总销售额的比重是零,而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提升到了19.33%,达到16.78亿元,预计到2015年将提升到30.64%,达50.11亿元;上海地区2008年这一比例只有0.32%、0.12亿元,到2012年达到了24.18%、13.92亿元,预计2015年可达53.28%、49.96亿元。而从全国来看,预计2015年,集成电路专项成果直接和辐射形成的销售额将达到239.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