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触控已成为第一位的人机交互技术。iPhone最早将电容触控技术普及,但第一代iPhone的触控技术采用的是自电容模式,只能实现单指触控,随后发展到可以采用多指方式进行电容感应的互电容方式。
自互容方式优势
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触控IC在追求更高灵敏度、更低功耗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增加如被动手写笔、手套触控、悬空识别、防水触控等越来越多的附加功能。在自电容模式下,信噪比和功耗比较低;在互电容模式下,精准度和灵敏度非常高,结合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一般厂商会选择待机状况下默认为自电容模式,而在进行多指和笔控等操作的时候切换为互电容模式。而这种切换方式也由过去的物理按键切换转换为自适应切换。
多家商已支持自互容方式
目前,已有多家触控IC厂商支持自互容交互方式。早在2012年,赛普拉斯就凭借完整自电容、互电容IP阵容,打造业界首款整合型触控ICTrueTouchGen4X,可自动切换两种感应方式,再透过差动信号分析功能,改善In-cell触控屏中充斥大量杂讯的弊病。
义隆电子也于去年CES展上秀出自互电容感应的多点触控解决方案——Smart-Touchscreen。该产品锁定小尺寸智能手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提高核心运算能力,并整合自电容和互电容感应的优势加强杂讯免疫能力,从而提供高准确度和线性度;此外,其支援单层透明导电膜(ITO)触控面板方案,并提供最高十指多点触控及2mm触控笔,性价比表现出色。
今年年初,集创北方推出了ICN85系列触控芯片,在杂讯抑制、跳频工作方式、算法和功耗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创新,且处理性能远高于国内广泛采用的同类触控芯片,理想地满足了用户在防水、悬浮、戴手套、接近感应及极度温差下的触控使用需求。ICN85系列采用互电容+自电容的架构,最大可支持到56通道,搭载强悍的32位MCU+DSP。
此外ICN85支持部分Rx和Tx互换使用,广泛支持16:9、4:3和16:10等不同比例触摸屏应用,支持Add-on及In-cell模组,对TPSensor的适应力更强,是3.5~11寸的移动终端触控芯片全新解决方案。集创北方技术副总陈馗表示,被动笔触控以及手套触控方式需要高灵敏度,而手指触控则需要低灵敏度,这两种模式需要流畅的进行切换,这也是业内公认的难点。
AtmelT系列自适应传感架构
近日,Atmel(爱特梅尔)公司也推出了其T系列的mXT106xT2,可实现动态触摸分类,能够自动在自电容和互电容感应之间智能切换,实现用户在指尖触摸、悬停、有源或无源手写笔以及手套触摸等各种控制方式之间无缝转换。这种特性可让用户无需手动启用操作系统的“手套模式”来区分悬停模式和手套模式。
与此同时,自适应感应也大大降低了设备功耗,可延长电池使用时间。对于期望获得无纸化办公益处的用户,mXT106xT2还提供手写笔功能,既可采用AtmelmaXStylus的有源手写笔,也可采用具有1mm精细笔尖的无源手写笔,从而实现更精确的点选。
Atmel公司大尺寸触屏控制器产品营销经理PatrickHanley
Atmel公司大尺寸触屏控制器产品营销经理PatrickHanley表示,自互容双模式目前是触控屏市场的趋势。在自适应性的感应技术方面,爱特梅尔具有相当的优势。他表示,T系列最主要的优势是一方面拥有更高的灵敏度,另一方面,其自适应感应技术可以智能地进行判断,选择采用哪种感应方式,并进行智能分类。这种分类包括各种不同的操控方式,如单指/多指、悬停、手套触控、水汽、有源/无源手写笔等,同时还会有一个自我比对的二次核查过程。以上这些检测与分类都是实时完成,速度非常快。
Hanley同时表示,由于目前手机尺寸越来越大,要保证大屏与高分辨率的同时,相应的会影响到一些性能和触感体验。而采用自适应性的感应技术,可以保持和小屏相比同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