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逐渐发展,从GSM到Bluetooth,从无线ATM到无线局域网,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数据速率、在不同的距离上实现网络连接和信息的及时传递,摆脱了电线的束缚,从而能够在移动中自由地实现信息的交换。尽管如此,仍然要为工业现场安装传感器或开关的布信号线而困惑。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现有的网络技术无法或者不能很好的工作的场合,需要一种短距离、低数据传输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网络技术。ZigBee技术这种以低成本、低功耗、低数据传输速率、低复杂度为显著优点的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满足了小型、低成本的固定、便携或移动设备无线联网的要求。文章从系统各总线设计的角度开始了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射频器件、时钟器件、温湿度传感器以及RS232总线接口电路展开研究,实现了多总线控制节点无线传输。
1.通信原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一定数目的传感器节点组成,以无线自组的方式构成网络。通常包括处理器模块、传感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传感器节点的异构性体现在节点的数据处理能力、传感数据种类、通信能力以及能源状况等方面。传感器节点之间必须采用相同的无线通信网络协议才能实现互联。在ZigBee网络协议栈中物理层负责数据的调制、发送与接收,解决编码调制技术、通信速率和通信频段等问题。物理层之上为支持物理信道共享和广播与多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和负责路由转发和设备寻址的网络层协议,在此之上为与具体应用紧密相关的应用层协议。在ZigBee协议栈中,每一层通过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完成自己的功能,同时对上层提供服务,网络里的通信在对等的层次上进行。
2.硬件架构
多点的无线传输系统对传输提出了双向通信的要求,即主机和从机都可以进行发射与接收,并且相互之间协调有序,不会产生冲突和干扰。因此系统分为发射子节点和接受主节点两部分,均采用单片机AT89C52做主控器件。发射子节点通过单总线对温度传感器DSl8820和湿度传感器DS2438进行控制,采集温、湿度;通过4个I/O口模拟SPI总线控制无线射频器件QRF0400进行数据的无线传输;通过2个I/O口模拟I2C总线对时钟器件PCF8563进行选时操作。接受主节点通过无线射频器件就行数据接收,然后经过MAX232电平转换接入串口,按照RS232标准与上位机进行信息交换。
2.1发射子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