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着中国IC产业急匆匆的成长步履,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暨高峰论坛(ICCHINA)迎来了10周年的庆典。展会是产业的晴雨表。回首产业10年路,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追求的执著和奋斗的艰辛。经历阳光,也经历风雨,中国IC产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在10月23日开幕的ICCHINA2012上,IC产业界各路英豪再次聚首,展览、展现、表达过去岁月的精彩和自豪,但更多的是憧憬、思考和筹谋新10年的未来。
虽然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让半导体产业再次蒙上阴霾,但中国IC产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的研判,让业界充满信心,“IC即InChina”成为一种自信的象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何况这种信心并不盲目。从市场层面看,相较于全球市场的长期低迷,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始终保持了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2011年,IC业实现了9.7%的增长,增速高于全球市场9.3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更是逆势上扬,市场规模达到4748.6亿元,增速达到4.3%,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突破8500亿元。中国强大的内需市场动力,移动互联、三网融合、多屏互动、智能终端带来的多重市场空间,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将拉动中国IC产业的发展。从技术层面看,异质架构器件、3D制造、3D封装、纳米材料等先进集成电路技术的孕育和突破,中国IC业不可能再失之交臂。从产业层面看,经过10余年的积累,中国的IC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国产设备材料的支撑能力大大提升。这些都是中国IC产业未来实现新跨越的坚实基础。
前景的光明永远伴随着道路的曲折。在热点市场壁垒森严、投资研发成本急剧攀升的今天,中国IC产业在核心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风险依然存在。同时,资金投入的乏力分散,高层次产业人才的缺失,综合竞争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的弱小,新兴发展模式带来的挑战等,这些中国IC业成长的烦恼,都注定了前行之路的崎岖不平和艰难重重。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成为各界关注和投资的热点,但如果没有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支撑和基础,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将是建立在流沙之上,产业发展可能再次出现“空芯化”。而国家的安全、国防的强大更是依赖于自主可控IC产业体系。因此,做大做强中国的IC产业永远需要坚定的国家意志,永远是中国IC人的光荣与梦想、使命与责任。
当前的中国IC产业正处在从较小到较大、从较弱到较强转变的重要时间窗口,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IC产业的必然选择。
从产业政策的层面看,要在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角度之间找好结合点和平衡点。要考虑国情实际,更要尊重产业规律,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惠政策。
要眷顾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更要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要注重吸引外资,但不能也不应该忽视本土企业的发展和成长。而有了好的政策,还需要将实施细则和贯彻落实一抓到底,尽快并充分发挥政策的作用和效力。
而从产业发展的层面看,应该尽快转变发展方式,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努力改变多数企业一代拳王、烟花灿烂的宿命。克服浮躁情绪,扎扎实实在差异化创新方面做好文章。对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来说,追赶最先进的技术和制程,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创新和发展的空间。从应用需求着眼,从微小细节入手,做深做透,同样可以是成功的路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半导体产业更加全球化的今天,仰望全球的星空,脚踏中国的实地,做出差异化的特色,中国IC业的新十年将有希望成为又一个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