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部發文要求在80%以上"兩客一危"三種車型的車輛完成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安裝,而在2012年12月27日,中國北斗衛星系統新聞辦剛剛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始向社會投放進行試用。業內人士分析,這意味着中國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芯片廠家將要面臨來自國際大廠的競爭壓力。
衛星定位系統最重要的部分,和計算機一樣,是定位系統的芯片。
據了解,衛星定位系統最重要的部分,和計算機一樣,是定位系統的芯片。因此此次受影響最大的是芯片生產企業。在去年12月27日當天,中國北斗衛星系統也公布了ICB數據文檔,這意味着,所有中國國內外芯片廠商都可以根據公布的參數數據來生產北斗的定位系統,中國的芯片製造企業會受到來自國外的競爭。
做GPS導航應用的美國佳明公司產品總監黃珩告訴IBTimes中文網,原來中國的芯片生產企業是可以在國家的保護下拿國內投資的項目,現在參數開放之後,國外的芯片大廠都可以拿着自己的芯片進來。
據悉,中國目前的芯片廠商包括山東泰斗微和和芯星通,而和芯星通就是這幾日大紅大紫的北斗星通的子公司。其它芯片廠家大大小小有十幾家。原來北斗芯片並沒有大量普及到應用設備上,現在有了交通部的"強推",使用的客戶將會越來越多。而GPS芯片製造廠家基本上都來自中國大陸之外,比如台灣的MTK和歐洲的意法半導體都有GPS芯片業務。
據IBTimes中文網了解,GPS定位系統目前佔了整個民用衛星定位系統的95%的市場,北斗定位系統在參數上的公開,將使得國內外廠家都紛紛去做北斗的定位系統,這將直接影響到GPS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