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色节能照明产品大行其道,甚是被国家及各地政府青睐并大力支持其推广。但当人们都在津津乐道绿色节能照明产品的同时,其存在几大明显问题,也不容忽视,值得行业关注且需加以尽快解决,才能促进我国绿色节能照明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节能灯产品抽检合格率低
当前,我国绿色节能照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生产该类产品企业也呈现出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现场,产品整体质量不容乐观。据了解,今年年初,广东省质监局对节能灯产品抽检发现,广东生产的100批次节能灯竟有近八成不合格。同时,省工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也显示,大批劣质的节能灯冲击市场。因而,部分企业生产的照明节能产品专线抽查合格率是不高的。
节能照明产品价格参差不齐
另外,目前在广州市场上,节能灯价格参差不齐,其单价最多的相差竟有10倍之多。据了解,市场上节能灯价格在3元至30元之间不等。同时,价格两极分化较为明显,如目前市场一只优质11瓦紧凑型节能灯价位为20元左右,而1只白炽灯售价仅为1元左右,两者差价甚大,使得广大消费者体会到“节能灯节电不节钱”,不利于广大消费者积极选购;而一部分节能灯设定在5元以下,这种又形成“低质低价”,造成了一些生产厂家的低价恶劣竞争。这些问题对当前我国节能照明产品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缺乏统一规范行业产品标准
对于我国照明行业而言,行业相关标准及产品评定标准还是规范不足,甚至有标准缺失现状存在。由于行业相关标准混乱、规范不到位,从而导致节能照明行业门槛过低,从而造成节能产品“鱼龙混杂”,“非节能却打节能牌子”的“乱竽充数”现场时有发生,这无形之中严重的扰乱整个市场正常运作。据了解,《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已发布近十年,至今还没有修订过,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升级换代。此外,节能照明产品的质量节能认证体系和标准规范也尚不完善。由于缺少第三方机构的权威数据,众采购商和经销商无从选择识别优劣产品,因而产品在安装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就屡见不鲜。